揭阳法院:织密司法“防护网”,守护祖国“未来之花”
未成年人,是祖国的未来,是民族的希望。司法,是守望青春的最后防线,也是护航成长的关键力量。 近年来,揭阳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,以“政治引领、依法裁判、综合治理”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,开展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,凝聚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等多方力量,全方位织牢未成年人成长的“安全网”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。 依法严惩 守护孩子纯真笑容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,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,但与此同时,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,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仍时有发生,比如不法分子借网恋网聊、童星招募、校园借贷等名义实施“隔空猥亵”、性侵害、校园暴力等。 2022年3月,惠来县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强制侮辱案。被告人朱某龙未经未成年少女小朱的允许,用手机录制了她的不雅视频,并在同年5月将视频发送到聊天群,还配以侮辱性文字,致使视频在网上传播。这一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小朱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,更对她形成了精神强制,给她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,导致小朱精神恍惚,不得不休学在家。 惠来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胡武雄在审理此案时,充分考虑了案件的严重性和对未成年人的恶劣影响。经审理,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某龙无视国家法律,以强制手段侮辱未成年女性,其行为已构成强制侮辱罪。综合朱某龙的犯罪事实、性质、情节和认罪认罚情况等,法院最终判处朱某龙有期徒刑四年,有力地震慑了潜在的犯罪分子,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安全的社会环境。 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”,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吴惠水表示,“揭阳法院始终将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以零容忍的态度,依法从重从快审理相关案件,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!” 据统计,2024年,揭阳法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91件238人,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68人,重刑率为28.57%。 温情司法 教育感化挽救迷途少年 司法有力度,更有温度。在重拳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,揭阳法院也始终秉持“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”的原则,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坚持“宽容而不纵容”的理念,努力教育、感化、挽救每一个迷途少年,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,开启新的人生篇章。 2024年初,榕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未成年人盗窃犯罪案件。被告人小廖因法律意识淡薄,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,并在他们的怂恿下,先后两次到榕城区砲台镇盗窃摩托车进行售卖,盗窃数额共计7120元。案发后,检察机关以涉嫌盗窃罪对小廖提起公诉。 在审理此案时,榕城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陈晓川并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,而是深入调查了解小廖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。原来,小廖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,对他疏于管教,导致他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,误入歧途。了解情况后,陈晓川决定采用启发、疏导的方法,对小廖进行法庭教育。 “小廖,你本应在学校努力学习,却因一时贪念走上犯罪道路。但只要知错能改,依然有机会回归社会,开启新的人生。”在庭审结束后,陈晓川语重心长地引导小廖,“希望你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。” 经过法官的耐心教育,小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,并表示一定会改过自新。最终,法院综合考虑小廖的犯罪情节、认罪态度以及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得到谅解等因素,判处小廖拘役五个月,并处罚金1000元。 之后,陈晓川还责令小廖的监护人要履行好监护职责,重视并加强家庭教育,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陪伴,帮助他早日回归正途、回报社会。 揭阳法院始终坚持司法审判和社会治理相结合、教育挽救和司法保护相统一,通过法庭教育、释法说理、回访帮教、心理干预、制发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、家庭教育指导令等多种形式,不断探索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。2024年,揭阳法院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和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各12份、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》2份,对相关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约200人次,指导监护人学习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,促进其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 凝聚合力 涉未纠纷化解在先 前置防线,方能防患未然;前端化解,方能化解于早;前瞻治理,方能预防在先。 近年来,揭阳法院以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为契机,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,联合基层调解组织、村委会等多方力量,将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融入前端治理中,柔性处理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,让涉未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,最大限度降低对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影响。 2024年初,普宁市洪阳镇发生了一起校园纠纷。因为一场口角,方某等3名学生先后殴打了一名学生,使该学生受轻微伤。家长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,便到普宁市人民法院洪阳人民法庭起诉。 接收起诉材料后,考虑到当事人均系未成年人,先行调解才能更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,洪阳法庭庭长陈钦韬多次到学校、所在地村委走访,深入了解情况,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启动“法庭+村委”联调机制进行调解。 “根据实际情况,按照各自相应的责任,各人承担相应比例的赔偿金额……”“如果事情没办法顺利解决,不但影响孩子学习,而且难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……”在调解过程中,当地村书记方少辉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的作用,以长辈的身份对双方当事人耐心劝解,劝导家长们换位思考,站在孩子的成长角度理性处理问题。陈钦韬则从法律角度释法明理,厘清各方当事人的责任。 最终,在法庭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,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,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。 点亮灯塔 照明成长远航之路 “现在开庭!”随着“审判长”的法槌落下,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模拟庭审在普宁法院洪阳法庭正式拉开序幕…… 这是2024年9月25日普宁法院举办“法润青春护少年——少年模拟法庭暨法庭开放日”的活动现场。12名学生分别化身审判人员、律师、当事人、证人等不同角色,原告、被告双方围绕案情针对“法律关系”“法律责任”中的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,合议庭依法维持法庭纪律、有序推进法定程序,生动演绎了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、法庭调解、当庭宣判等环节。 庭审结束后,法庭还向参与活动的学校师生、学生家长发放了《校园安全倡议书》,并赠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多种普法书籍,呼吁引导大家共同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、校园安全,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。 “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,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,增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,使他们明白法律既是行为的底线,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。”揭阳市陶正学校法治副校长、揭阳中院法官李翠梅说道。 为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,揭阳法院通过选派16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、组建“榕水青年普法团”、设立“护未成长”法官工作室、举办模拟法庭、“爱心妈妈”结对关爱儿童等多项创新举措,深入学校、社区、乡村开展“法润少年、共护成长”法治教育活动30多场次,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法治种子。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,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。揭阳中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曹利表示,揭阳法院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,不断做深做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,坚持案件办理与促推治理并重,主动融入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“六大保护”协同发力,用心用情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!
【来源】揭阳日报 【记者】黄燕丹 【通讯员】林昭仪
-
上一篇
-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