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城法院:繁简分流跑出高效审理“加速度”

更新时间:2022-07-14 已浏览:892 文章来源:原创

今年1月,许先生因朋友欠钱不还、多次催讨未果而到榕城区人民法院起诉。让许先生惊喜的是,从立案到领取判决书仅用了20多天,“本来还担心为了8000元可能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,没想到法院办案速度这么快。”许先生说。

许先生所称赞的“办案速度”,是榕城区人民法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、提高司法效率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榕城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繁简分流改革,探索构建一种效率化、专业化的新模式,有效破解人案矛盾,跑出高效审理“加速度”。今年上半年,该院共办结案件2819件,同比上升33%;结收比83.5%,同比上升19.6%

改革创新,破解案多人少

近年来,榕城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,5年来该院案件平均每年增长15%以上。2021年新收案件6284件,法官人均办案达到了251件,以往的办案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新需求。

为提升办案质效,榕城区人民法院根据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部署,进一步深化繁简分流改革。该院先后组织赴先进地区法院学习,到审判执行一线、法庭深入调研,深入研究解决人员配备、制度建设、后勤保障等问题,科学统筹好审判执行工作。

榕城区人民法院坚持 “繁案精审、简案快审”,在案件立案后,将复杂案件与简单案件区别开来,适用不同程序。该院先后研究出台有关繁简分流程序改革实施方案、民事简易程序案件要素式审判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,规范繁简分流标准和流程,强化关键节点管控,实现轻重分离、快慢分道,全面提升司法质量、效率和公信力。

科技赋能,助推办案“提速”

在全面推进繁简分流改革中,榕城区人民法院致力于加强智慧法院建设,让科技为司法赋能、为百姓服务、为法官减负。

“以前送达文书需要我们亲自送上门,有时还得翻山越岭,现在使用电子送达,几分钟就能完成。”民事简案团队的陈法官回忆起20年前到揭东区新亨镇五房村送达文书的过程,感慨相对于直接送达、邮寄、公告等传统送达模式,现在电子送达案件简便又快捷。据统计,自今年4月份以来,该院已开展电子送达案件8972225人次,目前送达成功率58.1%

在庭审上,该院积极应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,有效提高庭审记录速度和庭审效率,庭审时长平均缩短30%。同时,该院积极推行要素式裁判文书,简化裁判文书内容,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效率。从今年48日发出首份“要素式”民事判决书以来,共发出要素式裁判文书105篇,既有效减少办案法官工作量,又让当事人感到高效、满意。

自深化繁简分流改革以来,榕城区人民法院各项办案指标有了质的提升,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民事简案审判团队法官人均结案248件,是其他民事法官的3.4倍;平均审理周期为29天,不到法定审限三分之一的时间,办案效率大幅提升。繁案审判团队收案数量逐渐减少,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繁案精审,案件质量得到了提高,民事案件服判息诉率86.03%,同比增加了4.32%,全院审判执行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运行轨道。

【来源】揭阳日报第2

【记者】黄燕丹

【通讯员】郑奕媛 林昭仪